hibernate的映射关联关系和我们现实世界里事物的关联关系一样.比如在uml语言中,以客户customer和订单order的关系为例.一个客户可以发送多个订单,而一个订单只能属于一个客户,这是一对多的关联,因此可以成为单向关联.如果同时包含了两两种关联关系,就成为双向关联.在关系数据库中只有外键参照主键的关系.所以关系数据库实际上至支持一对一,或一对多的单向关系.在类于类之间的关系中.要算多对一关系和数据库中的外键参照主键关系最匹配了.因此如果使用单向关联从订单到客户的多对一单向关联,在订单类中就要定义一个客户的属性.表示这个订单属于哪个客户,而客户类就无需定义存放订单的集合属性了.下面写一个简单的例子.
//首先定义客户类
public class customer implements sreializable {
private long id;
private string name;
//省略属性的访问方法
}
//然后定义订单类
public class order implements sreializable {
private long id;
private string ordername;
private customer customer;
//省略属性的访问方法,要注意的是customer的访问方法.
}
customer类的所有属性和customers表的所有属性一一对应,创建起来就比较简单了.下面主要看一下order类的映射文件.
因为customer属性是是customer类型,而orders表的customer_id是整数类型,是不匹配的.所以我们不能用普通的元素来定义,而我们需要使用元素来配置了.
元素负责建立order订单类的customer属性和数据库中的customer_id外键字段之间的映射.
name:设定映射文件的属性名
column:设定和持久化类对应的表的外键名
class:设定持久化类的属性的类型,这里指定具体的类,也就是主键存在的类
not-null:设定为true表示customer属性不允许为null,默认是false,这个属性会影响到bhm2ddl工具,会为orders表的customer_id外键设置为不允许空的约束,但是不会影响到hbm2java工具生长java源代码.此外还会影响到hibernate运行时的行为,在保存order对象的时候会检查customer属性是否为null.用hbm2ddl编译之后得到的数据库文件如下:
create table customers (
id bigint not null,
name varchar(15),
primary key (id)
);
create table orders (
id bigint not null,
order_number varchar(15),
customer_id bigint not null,
primary key (id)
);
alter table orders add index fk8b7256e516b4891c (customer_id),
add constraint fk8b7256e516b4891c foreign key (customer_id) references customers (id);
看到结果我们可以简单的把理解为在数据库中,创建外键的作用.上边这个例子就简单的演示了hibernate映射的一对一关联关系,至于一对多的关联关系比这个稍微复杂一点.而且可以看出,当hibernate持久化一个临时对象的时候,在默认的情况下它不会自动持久化关联其他临时对象,而是会抛出transientobjectexception异常.如果希望hibernate持久化对象的时候也自动持久化说关联的对象,就要把元素的cascade属性设置为save-update,表示级联操作的意思,cascade属性的默认值为none.当这个属性设置ok了.数据库就实现了级联保存更新的操作.
在类和类之间建好了关联关系之后,就可以方便的从一个对象得到它关联的对象.例如customer customer=order.getcustomer();这样获得的了customer对象了.但是如果想获得所有属于customer客户的order订单对象,就涉及到了一对多双向关联了.在内存中,从一个对象导航都另一个对象要比从数据库中通过一个字段查询另一个字段快的多的多,但是也给编程的时候带来了麻烦,随意修改一个对象就可能牵一发而动全身,所以说双向的关联比较复杂,但是类和类之间到底建立单向还是双向关联,这个要根据业务需求来决定.比如说业务需求根据指定客户查询客户所有订单,根据指定的订单,查询出发这个订单的客户.这个时候我们不妨用多对一双向关联处理.其实上边的例子的映射文件已经简历了客户和订单之间的一对多双向关联关系,只不过要在客户类中加一个集合的属性:
private set orders = new hashset();
public set getorders() {
return orders;
}
public void setorders(set orders) {
this.orders = orders;
}
有了orders属性,客户就可以通过getorders()方法或者客户的全部订单了,hibernate在定义这个集合属性的时候必须声明为接口类型,但是不光光是set还有map和list,这样可以提高程序的强壮性,就是说set方法接受的对象只要是实现了set接口就ok.避免出现null值的现象.这里要注意的是hbm2java工具生成类的集合属性的代码时,不会给它初始化一个集合对象的实例,这里我们需要自己手动修改,当然不修改也是可以的.接下来还要在customer.hbm.xml映射文件里映射集合类型的orders属性,当然这个和order表的的同理,所以不能通过普通的元素来设置属性和字段的映射关系.要使用元素来设置:
name:设定类的属性名
cascade:设置为save-update表示级联保存更新,当保存或更新customer类的时候会级联保存更新跟它关联的order类.
元素是用来设定跟持久化类关联的类的外键
元素看起来很熟悉,哦是设置外键的元素反过来了.这里它是用来设置所关联的持久化类的.这里设置为和客户关联的订单order类,这里表明这个属性里要存放一组order类型的对象.
这个元素是表示orders属性声明为set类型.
元素还有一个inverse属性,这个方法主要是在给已存在数据库中的字段建立关联的时候很有用.就是说当我们获得数据库中的两个表的两条记录的对象customer客户对象和order订单对象(映射文件已经建立了他们类和类之间的关联,但外键的值为null的情况下)然后我们想建立这个客户对象和订单对象之间的关联,我们要先调用order.setcustomer(customer);然后在调用customer.getorder().add(order);在hibernate自动清理缓存的持久化对象的时候会提交两条sql语句.进行了两个update操作.但是实际上只修改了一条记录.重复的执行sql语句是会降低系统的运行效率的,当把inverse属性设置为true的时候,同样的操作就会合并到一条sql语句执行了,inverse默认为false;
级联删除就很简单了,把cascade属性设置为delete,如果你删除了一个客户,程序就会先执行删除这个客户全部的订单的sql语句,然后在删除这个客户,所谓删除一个持久化对象不是在内存中删除这个对象,而是删除数据库中相关的记录,这个对象依然在内存中,只不过由持久化状态转为临时状态,当这个对象的引用消失后,这个对象会被垃圾回收.但是如果我又想级联删除,还想级联保存,更新的时候应该怎么办呢?这个时候我们将cascade属性设置为all-delete-orphan就ok了.非常简单明了.我们还可以通过持久化类的customer.getorder().rumove(order);解除关联.这里的操作表示获得客户订单的集合对象,然后从集合对象中删除order的订单,其实这种操作的意义不大,当我们不需要的这个订单的时候完全可以删除它,解除关联之后如果设置了级联删除属性,这个无用的记录也是要被删除的.其实解除关联就是把外键设为null.通常我们的外键都要约束不可以为空.
映射关联还有一种多对多的关联,是一种自身关联关系.就是同一张表.自己和自己的关联.比如说一张人表,地球人是人,美国人,中国人,日本人都属于地球人,中国人有分北京人,山东人.日本人也有下一级的比如东京人.下面设想如果日本人被消灭掉了,那么东京人也应该都被没有了吧,这就是一种关系,自身对自身的关联关系.这就有点类似树的结构了.下面用一个例子演示这种关系,代码来源于孙mm的<<精通hibernate>>一书.
public class category implements serializable {
private long id;
private string name;
private category parentcategory;
private set childcategories;
public category(string name, mypack.category parentcategory, set childcategories) {
this.name = name;
this.parentcategory = parentcategory;
this.childcategories = childcategories;
}
public category() {
}
public category(set childcategories) {
this.childcategories = childcategories;
}
public category getparentcategory() {
return this.parentcategory;
}
public void setparentcategory(category parentcategory) {
this.parentcategory = parentcategory;
}
public set getchildcategories() {
return this.childcategories;
}
public void setchildcategories(set childcategories) {
this.childcategories = childcategories;
}
//为了节省空间省略了id,name属性的访问方法
}
name="childcategories"
cascade="save-update"
inverse="true"
>
name="parentcategory"
column="category_id"
class="mypack.category"
/>
我觉得这种方式其实和上边的一对多,一对一关系一样,只不过两个用的都是同一个类罢了.看一下例子理解上应该很简单.
posted on 2007-05-23 15:07
我心依旧 阅读(5477)
评论(8) 编辑 收藏